「或許真正的自由和想要成為大海中最美的浪花、使自己變得更完美根本無關,
而是要我們從原本自認為是個別不同波浪的夢幻中醒來,
擁抱出現在當下經驗之海裡的萬事萬物。
或許那才是我該做的,生命對我的真實召喚──
不是設法維持錯誤的自我形象,
而是全然接納現在,
放下對現在樣貌的框架。
我對假扮別人、抗拒此刻已不再有興趣,轉而愛上了現在。」──《不再試著修補生命》by Jeff Foster
(照片是喬安納週六瑜珈班的練習)
「或許真正的自由和想要成為大海中最美的浪花、使自己變得更完美根本無關,
而是要我們從原本自認為是個別不同波浪的夢幻中醒來,
擁抱出現在當下經驗之海裡的萬事萬物。
或許那才是我該做的,生命對我的真實召喚──
不是設法維持錯誤的自我形象,
而是全然接納現在,
放下對現在樣貌的框架。
我對假扮別人、抗拒此刻已不再有興趣,轉而愛上了現在。」──《不再試著修補生命》by Jeff Foster
(照片是喬安納週六瑜珈班的練習)
下面這段書摘,解釋得很清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在我們生命早期,就已經形成對壓力典型的反應模式。
當我們小時候遇到困難,生命的平滑綢緞就會開始皺縮,
那個皺縮彷彿是形成了一個可以收緊來藏住自己害怕的小袋子。
那個我們當作應付策略的小袋子──就是我們的主要特徵。
當壓力來,有些人傾向退縮,有些人更掙扎求完美或是引人矚目。
有些人更勤奮,有些人更懈怠。
有些人更忙碌多話,別的人則是比平常更不開口。
我們經常會犯下一種錯誤,就是假設自己可以很簡單地用努力和自我分析來重新訓練自己,
也許想成自我研究,讓自己學習怎樣運用不同方式來思考,像是學習如音樂或書法等的一項新技能。
最近學色鉛筆,老師一邊教畫畫,一邊討論哲學。
像是
「到底一幅畫要改到什麼程度呢?要畫到多細?
先問自己人生有多長?想要在每一幅畫上花多少時間?
有時候要保持清醒,知道這只是一個過程。」
有位同學擔心著自己畫太快太重,如果要大改會很麻煩,
於是每畫了一個階段就停下來,先給老師認可,才畫下一階段。
老師說:「你這樣會學得很辛苦喔,畫畫是很直覺的一直畫下去,
如果每個步驟都要我說可以,你會綁手綁腳的。
就是當作練習,而不是追求完美。」
這些哲學用在瑜珈練習上也毫不違和。
也許永遠做不到完美的姿勢,然而,最有收穫的時候,就是在過程中。
記得學習的初心,
享受學習的過程,
一次又一次地帶著好奇心踏上墊子/拿起畫筆,
沒有失敗的練習。
年終時讀到了這篇好文章(文章是中文的,討論電影王牌冤家)。
裡面說,即使有一天我們可以消除記憶、除去痛苦的事,
痛苦仍會回來找我們,
因為,
「很多時候我們會相信自己是以自由意志在行動、說話、做決定等等,但是在印記(Samskara)、在業(Karma)的影響下,其實我們只是遵循著自己的慣習和舊有模式,根本不可能真正自由地做決定。」
肩頸僵硬與痠痛是朋友們共同的困擾,不管是不是上班族,你是不是常覺得自己肩頸僵硬不舒服呢?
肩頸僵硬也會帶來氣血無法到達頭部,每到下午就頭昏腦脹,思路糾結一團。
很多醫師告誡說:「不要當低頭族!用電腦姿勢保持正確。」
嚴重的甚至會呈現「烏龜頸」的頸椎骨頭異位或長骨刺(註)。
大家也許已經很注意了,還是有這個困擾。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改善呢?
這篇〈肩頸反覆痠痛 醫師:先解決「無肌症」再說〉的復健科醫師點出了癥結點:「頭頸部肌力嚴重不足。」
就像屋子的根基如果不穩固,小地震一來就有可能崩垮。
如果肌肉長期缺乏運動,姿勢一不正確,造成的影響與傷害也就特別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