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0571931_714011022005389_8150315053076861424_o.jpg

 

剛開始學瑜珈,老師總會放音樂。聽著慷慨激昂的歌聲,好像就可以再撐久一點。在大休息時,沉浸在感性的梵唱中,彷彿就要達到涅槃了。

 

剛開始自我練習時,我也習慣聽音樂,只要有悠揚的音樂當背景,好像就可以催眠自己練習久一點。就像聽著音樂冥想好像特別可以進入狀況,知名醫生Deepak的冥想引導總是會放著音樂,在前面後面帶一段話。

 

後來,瑜珈老師開始不放音樂了。

那時我找到下課跟老師聊天的空檔,問:「老師,為什麼現在不放音樂了呢?」

老師說:「因為其他老師這樣跟我說:『那學生是要聽音樂呢?還是要聽妳的口令呢?』我覺得很有道理。」

 

自我練習開始不放音樂時,我時不時就停下來看時間,時間變得好漫長。

冥想有了音樂的甜頭,拿掉之後好難安定地坐著。

可是我漸漸發現,練習時耳朵張開的「聽」,除了聽懂老師的指令、試著啟動相對應的肌肉,就是要聽自己的呼吸聲、身體的尖叫聲(?),聽著自己的念頭在說些恐懼焦慮或是無關痛癢的話。

練習瑜珈時,看起來很平靜,其實耳朵與全身上下都超忙碌。

 

聽了動感音樂而多撐一會,不見得是在與肌肉充分溝通過後的選擇,而比較像是「衝吧!拼命吧!」的心態,很可能下一秒就受傷。

聽了梵唱音樂而受到的感動,也可能是感官刺激帶來的速成情緒,或者心思都游移到歌詞與旋律上,完全不和身體的其他部分單純地留在此時此地。

 

現在,我偶爾上有放音樂的課,有時真覺得「有夠吵啊!」

慢慢的學習放棄一些過去的依賴,把減法人生也帶進墊子上的練習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瑜珈 音樂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刺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